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hshuwu.com

法无尘(八十九)无用即大用(1 / 2)

加入书签

小暑刚过,天气已经热得不像话,尤其是大陆上没有海风水气可以调节,每过巳时之后,热气可以把人应是烤乾、街上几乎看不到人,大家都是哪儿凉快哪儿待,至不济也是躲进屋里敞开了窗子吹风,总要等到接近申时,才会有人陆续走出屋外。

一碧如洗的蓝天下,日头无情四散热力,动物们都受不了躲起来,田里各种庄稼倒是开心的疯长,从绿油油到抽穗结果,每样作物看来都是那么蓬勃可喜。

百姓们生活平静而悠哉,各国的王廷里却都是愁眉深锁的大臣与武将,可不是该烦恼吗?有大道法师撑腰,对那些泥腿子百姓们,官威压不了、打仗打不赢,无法用武力强迫执行各种「法律」;眼看着秋天就要到了,一整年就等着秋收时最丰盛的那笔税,怕是徵收不到了。没有税收,这些达官贵人们要怎么过日子?就算缩衣节食,也不该是那些尊贵的王族受委屈啊!

一批又一批的中低阶层官员,眼看着势头不好,唯恐第一个被牺牲的就是自己,乾脆称病的、告老的、返乡侍亲的、回乡娶亲的…各种告长假的理由都出笼了,人人只想着回家种田,自耕自食,最少保得安康;若是还听从那些无法下达落实的各式政令,且不说夹在上峰与基层百姓间、做个转不停的石磨心,根本自己的薪俸拿到与否都会成问题。

再说那些军队吧,打仗使不上力、人家道法师随便设个结界阵法就能困死所有攻击,想回去驻防又没有军令,这样不上不下的吊在半道上,唯一的改变就是日渐匱乏的军餉;一些及早想明白的兵卒,就在半夜里开小差,自回家乡谋生去了。就拿围攻天水城、想要从后方偷袭宋国领地的那个骑兵队来说吧,自从眼见己方的道法师斗法输了,就开始有人溜号儿。眼见天水城里的阵法结界一层一层穿不透,才十天工夫,万馀人的「奇兵」竟然跑了一半、只剩五千左右颓丧的人马,像来郊游野餐似的搭营在丝路上。

到头来,好一大部分的元国与清国军队,乾脆改行当起了商队保鑣,甚至自己成立了好几股商队、仗着武力走南闯北,日子反而过得风生水起,这已是后话。

这波「反政府」浪潮,也冲击到了小小的千年古国___齐国。

原先隔壁邻近的汉国爆发「黄金党之乱」,由抢粮演变成抢衙门、造反风潮时,齐国国王祺裕便严阵以待,叮嘱上下官员好生守着自己的管辖范围,莫使出一丁点儿错。

也亏得祺裕嗅觉敏锐,当时在济南城大街上、早早发现了百姓们性格有变,社会风气一夜间从敦厚变得贪婪,齐王就让钦天正延请了几位光明使,设下祭坛祭天、又为倡导淳良风气而大肆表扬了几项「好人好事」、再来祭出重罚严惩偷盗、广开粮仓济助青黄不接的百姓…连续忙了一个多月,多管齐下恩威并施的手段,终于让齐王稳住了基层动盪。这段时间里,齐国的济南城与汉国的泰安城,根本就是两个世界:济南城门虽然有重兵把守,但城里百姓尚且安居乐业;泰安城却已经是风声鹤唳、商家能关的都关了,路上萧条不见行人、整日里街上只见到紧张肃杀的巡逻军队。

接着,道法师们的「安靖地方」之举,从各寺庙道观出发,温和的保护着百姓,但也在某一程度上跟各国政府派出的军队有所扞格___应该这么说吧,道法师们带头领着百姓们对官府管理採取不合作、不回应、不理会的态度,但是没有流血衝突、也不使用暴力,只是让官府的所有政令都成了「废言」。

这样的「反政府」浪潮,在惯于欺上瞒下的大国官僚体系中,上位者还只以为那是「疥癣之痒」的地方小事时,齐王却已经感受到危机了。虽然在齐国,王廷将百姓安抚得不错,但是禁不住民间自有的耳语通道传播,百姓们还是接收到一句疑问:「劳作的是人民、牺牲的是百姓,那些贵族王侯的贡献在哪里,我们为什么要交税供养这些无用之人?」

在济南城里,没有武力抗议与暴动,只有寧静安详的「拒繇役、拒纳粮」行动。这让祺裕感受到巨大的危机,比前一阵子的暴戾之气更危险,因为百姓们开始质疑王廷的必要性了;一个大家都不重视、不需要的王,还能称「王」吗?

先是找来钦天正,好声好气的邀请几位光明使来王宫里沟通,发觉就连一眾光明使也莫可奈何之后,祺裕咬了咬牙,对几个光明使说道:「我想拜謁大道法师,毕竟,五位大道法师受各国王廷供养,出了如今这样的问题,也应该出面帮忙解决才是。」

「齐王此言差矣!我等光明使、大道法师,受到供养没错,但是真正供养我们的,是黎民百姓、天下苍生。各国王廷不过是代为转手罢了,没有各国王廷转这手供养,说不定百姓们还不必多纳这许多税赋呢!」年纪最大的光明使易老先生站起来振振有词:「我们真正的供养人是黎民百姓,为百姓们解决问题、避免战端才是我们首要任务,维系王廷政权之类的问题,不在如今的考量之中。齐王您的要求,我们碍难从命;这是大道法师早早就吩咐过的。」

「国家没有战争是好事,但是…国家没了税收,还怎么维持?」齐王有些着急了,这些光明使若不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