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hshuwu.com

第618章(1 / 2)

加入书签

这两结果全都不是娇生惯养的塔尔罕所可以忍受,因此他这亡命之徒居然产生搏一搏的可怕冲动。

“别吵,我正在想兰氏的出路。”兰氏王还以为堂弟是被顺路清算的,所以对他不能说和言语色,但也算是很不耐烦:“王庭为何突然清算左谷蠡部?”

“这谁知道啊!” 塔尔罕见兰氏王的态度有点奇怪,琢磨着去套出对方的异变隐情:“难道要我在战场上向单于问话?”

且不谈军臣是否给面子回话,就说他能杀出一条直面军臣的尸山血路,也不至于在这人当个左谷蠡部的左大将:“大王,到底发生了什么?”

发生了什么?

他因某个大孝甥的谎言借给伊稚斜两千精兵。

两千精兵!!

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蒙混过关的。

兰氏部能动用的兵力也就万人上下,其中的四千人是精锐中的精锐。

就是搁那操场上列成方阵,两千人也需要两个操场才能完全容纳。

要是军臣回头看看伊稚斜的好姻亲在做些什么……

那画面实在是太美了,美到已经预料自己快玩完的兰氏王转头提醒族人收拾营帐离开,前去“投奔”坑死他的伊稚斜。

被无视的塔尔罕自是跟着兰氏的脚步前往鲜卑,思考着要如何面对坑死他的伊稚斜。

刘瑞对鲜卑的第一印象是北魏,第二印象是伪史论的李氏鲜卑……虽然后者把夷狄骂出唐诗的高度,但不妨碍有人硬给前者换祖,摆出一副“我比李世民更懂盛唐”的喜剧架势。

“ 这就是你救回来的鲜卑人?”因为听说伊稚斜如闪电般袭击鲜卑,所以刘瑞突发奇想地让郑谨找个鲜卑人来跟他聊聊,最好是贵人出身,略懂汉语的鲜卑老人。

嗯!

贵人出身,略懂的汉语的鲜卑老人。

郑谨觉得皇帝是在为难他,但是作为未央宫里的阿尔弗雷德·潘尼沃斯,他不会对皇帝的要求说个“不”字,于是翻烂了所有名册才找到一个勉强合格的人——步六孤叱奴。

“等等,你再说遍他叫什么。”

“步六孤叱奴?”郑谨把人带上来后很难理解皇帝的反应,所以按紧袖中的利刃,随时准备解决异族。

同样奇怪的还有被人洗刷干净的鲜卑老人。未央宫的人让边境带了有才学的鲜卑人来,聂壹的手下便推荐了在云中放羊的大野叱奴……也就是在母阏氏的帐里毒死乌桓阏氏的鲜卑女奴的丈夫。

“步六孤是鲜卑常见的古老姓氏。”因为不想御前失礼后莫名其妙地死去,所以老人急着解释自己的名字没有不敬:“而叱奴则是鲜卑语里的狼。”

“朕不是对这个名字感到不满。”

“而是……”

“算了。”

“算了。”

说到步六孤氏,读者可能两眼一蒙,但是说到北齐女官路令萱,读者就不会感到特别陌生。

而步六孤氏,正是陆令萱的鲜卑姓氏,同时也是五胡时的鲜卑贵姓。

嗯!

五胡时的鲜卑贵姓。

刘瑞屈指稍稍一算,发现距离鲜卑族的第一次人□□发还有两百多年。这时的鲜卑也就不到十万人口,估计在成为大汉的边防之患前,匈奴人会及时修剪鲜卑枝叶,避免他们做大做强。

“走近些,让朕看看鲜卑人是什么模样。”刘瑞的命令让郑谨等人如临大敌,生怕这个鲜卑人会御前整个大活。

步六孤叱奴听话地上前几步,但很谨慎地与刘瑞保持两臂之距离。

得以细瞧的刘瑞发现对方长得确实是与汉人不同,但也不是晋书描述的黄头黄须,而是与匈奴人一般无二。

彼时的鲜卑还未去捡匈奴的摊子,缺乏接触中亚一带的关键通道,所以长得不像晋书得黄头鲜卑也很正常。就是到东汉后期,鲜卑的人口……包括后来的八姓里也仅仅只有三分之一的本族,剩下的都是鲜卑化的汉人、匈奴人,以及西域的各个部族与青海甘肃的藏人,羌人。

“可惜了。”伊稚斜打鲜卑肯定是想鸠占鹊巢,以此作为分庭抗礼的据点,所以鲜卑估计是被左谷蠡部的骑兵里里外外地犁个三遍,然后成为伊稚斜打匈奴人的最好帮手。

刘瑞:居然还有这种好事。

无论是谁坐在这个皇帝位上,都会乐见匈奴内部打成猪脑,然后开启匈奴式的军阀割据……前提是内部足够群星璀璨,不然只有区区三人,怎么打成难解难分的……啊不!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不行,他必须过去帮帮场子。

郑谨确定皇帝只是突发奇想后便赶紧带着鲜卑人从宣室离开,脚步快的几乎是把对方拖走。

“没出事吧!”替郑谨找来步六孤叱奴的小吏终于放下心中的超级巨石,冲着老天当场一拜:“谢天谢地,谢天谢地。”

郑谨把人交给他后从袖里拿出一张细绢:“陛下的赏赐。”

步六孤叱奴的汉语水平仅供对话,所以是由小吏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