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hshuwu.com

第207节(2 / 2)

加入书签

室内热气蒸腾,烧开的药……冒着浓浓的白烟。

李邈额头上束着新换洗过的温烫的粗布,他坐在桌案前以手支额。

哪怕挨了最狠毒的打,浑身上下,因为粗布的热敷而痛楚不已,可他只是紧紧蹙着眉头强忍疼痛。

这些粗布均是刘桢为他换的,本想让他舒服一些,可肉眼可见……浑身的淤青使得李邈愈发的痛不欲生。

“忍着点儿……”刘桢从酒注里拿住热好的酒,他将酒洒在他的丝帕上,然后将一副草药也裹在其中,旋即十分熟练的用丝帕覆盖在了李邈右腿处的小腿上,迅速的缠了个节。

这处小腿……

正是被张星彩踩折的地方。

“啊……”

终于,酒水的辛辣,与草药所带来的刺激,触碰着李邈的每一根神经。

他忍不住叫出声来。

这些,的确可以消毒、消肿……

却也让李邈的痛处,短时间内变得更痛,他一口咬住枕头,面目已经痛苦不堪。

刘桢今年不过三十五岁,正直而立之年。

若非因为平视“甄妃”而被发配、流落到此,归家无门……他又岂会做这个?

说起来,刘桢除了博学有才、警悟辩捷外,对君子六艺,以及“医术”都有一定的研究。

需知……

在这个时代,无论是太学,还是其它官学,亦或者是私塾,除了在教授学子学业之外,中医的基本知识也是必修课。

最基本的草、药、思、辨、望、闻、问、切,是学子必须掌握的。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古代……病病求医是不现实且不可能的。

许多地方,十里八乡也未必能寻到一位良医。

亦或者远途郊游,别说良医了,药都买不到。

也正因为此,氏族子弟从小就要学习辨别一百种以上常用草药。

田野里常见草药如夏枯草、紫云英、马齿苋、一点红、长春花……这些对应治疗何种疾病,必须耳熟能详。

作为昔日的尚书令刘梁的孙子,这般简单的医理,刘桢自是如数家珍。

总算是将该包裹的地方都包裹住了。

刘桢看着浑身粗布包裹的李邈,不由得摇了摇头。

感慨道:“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此言一出,李邈抬眸,像是突然来了精神,他接上了最后两句。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呵呵,阁下是以物喻人,以松柏喻人……这是刘桢的诗?阁下与刘桢相识?”

不怪李邈问出这么一句。

刘桢来这里时,除了一句“李先生,你受苦了!在下来晚了”外……从未自报家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