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hshuwu.com

第445章 第一个博士(1 / 2)

加入书签

好像发烧了,不舒服,没有修改错别字,大家将就看吧,烧卖要休息了

…………

朱大帅炮打老天爷的英姿被礼部宣传部的一众随行们以照片和影片的形式记录下来。

录音倒是没录。

外头风太大,录音效果不好,等回去了再邀请万岁爷回录音棚配个音。

人工降雨这活说难吧,其实也难不倒哪儿去,后世农场老大爷还有自己打炮玩呢。

但要说简单,有些时候可就算飞机火箭队全部用上也依然滴水不下。

能不能下雨,其实主要还是看有没有云,云层密度够不够。

以如今的科技水平,朱富贵虽然无法鼓捣出靠谱的气象预报,不过依靠监测站几百公里外的监测站,提前观察一下云层还是不难。

其实也主要是历史上这一代地区的气象资料没有,如果是伦敦纽约的,朱富贵都根本不用那么麻烦,直接查老资料就行。

不管怎么说吧,人工降雨非常成功,朱富贵大帝问天的新闻也将很快在《大明时报》、《大明之声》之类新闻媒体上与广大公民见面。

可以说,朱富贵南下的目的已经完成一半了。

剩下几天时间,朱富贵又去了其他几座城市走访。

握握老乡的手,抱抱流鼻涕的娃,送上几袋高产的种子,沿路谱写了一曲君亲民诚的赞歌。

不过另外一拨人也没有闲着,那就是【新珠江治理利用项目攻关小组】。

小组的负责人不是别人,正是合肥李氏的长公子沙经方博士。

沙经方博士如今是大明境内学历仅次于朱富贵陛下最高的人。

书香门第,耕读传家这种东西,在某种纬度上来说对于个人的发展影响还是很大的。

用后世时髦的话来说,这叫做原生家庭影响。

比如说自吴越王钱镠纳土归宋以后,吴越钱家秉承祖训,一千多年来都讲究绍续家风,绵延文脉,仅仅一个宋代就出了320个进士。

到了近代,又出了一大票院士。

如核物理学家钱三强,物理学家钱学森,力学家钱伟长,学者钱钟书,历史学家钱穆,语言文学家钱玄同,生物学家钱煦,法学家钱端升,水利专家钱正英,化学家钱人元,音乐家钱仁康,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易、钱鸣高,中科院院士钱钟韩,中科院学部委员钱俊瑞等等。

这是钱家人聪明,基因好吗?

恐怕未必。

就算钱镠基因特别棒,这一千来年了,也早就混没了。

还是那句话,环境和资源最重要。

因此朱富贵在大明的办学理念最大的目标就是尽量减小家庭出身对于孩子成长的影响,让他们至少在小学阶段能够获得足够公平的教育资源和成长环境。

至于再往上攻读,自然要有筛除器,哪怕委屈了部分怪才、偏才,也必须把更多的资源集中在相对更容易高产的幼苗上面。

当然,因为如今大明地广人稀,到处都是工作机遇,哪怕是最普通的职高生都是各大厂矿争抢的香饽饽,所以大明的教育是完全不存在卷这一说的。

而且因为鲸吞整个环太的资源,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就算要卷也卷不到哪里去。

但是这也造成一个问题,在如今当个技工也很不错的0内卷时代,有兴趣,有意志力,有耐心往上读书的人其实是没有内卷时代多的。

像沙经方那样本来底子就很好,又寒窗苦读整整四年拿下博士学位的人屈指可数。

针对这样的情况,朱富贵正在着手建立比起后世更加靠谱和专业的在职学历系统。

因为根据调差研究,其实大部分选择提前毕业,不往上攻读学位的优秀人才其实也并非对于本专业不热爱。

而是这个时代人们的传统观念作祟,希望早早成家立业,然后多生几个孩子。

这个想法非常不错,朱富贵很欢迎。

比起后世催着韭菜们生三胎却收效寥寥,如今每个大明子民都有生一个足球队的梦想,这一点朱富贵很欣慰。

按照后世的经验,至少地球承载75亿也没有什么大问题。

既然如此,75亿里面我大明占个一半,然后让黑人白人控制生育,这应该也很合理。

总之,朱富贵也没有什么理由阻止这些高学历人才追求生育的渴望。

所以完善正规靠谱的非全日制学历系统,是唯一可以兼顾的办法。

沙经方就没有想那么多了。

他好像对于给李爵爷添个孙子孙女没有什么兴趣。

至少朱富贵没听说过他有女朋友。

但根据锦衣卫的资料,沙经方也不是什么魔法师,而是一名西雅图度假区的资深会员,每次消费的金额高达300元。

也不知道他是怎么玩的,整的富贵陛下都挺好奇。

至于说沙经方的钱是怎么来的,自然是李爵爷的汇款了。

当李爵爷打定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