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hshuwu.com

六零年代之悍夫 第243节(2 / 3)

加入书签

工作画个句号,就一直推到了现在。他比我晚出发半日,路上不好走,今天夜里最迟明早就能到京市。”

沈卫民点头,一时间竟不知道是该惆怅还是该高兴。两年多的时间,与他走得近的朋友一个接一个离开池县,集合在京市,或者说回到了京市。对他们来说,这里才是他们的家,回来是如鱼得水。

如果沈卫民现在在池县,在杨文也身边,他肯定颇有感触。但因为他就在京市,即将见到杨文也,心里的感慨就大打了折扣。不过……

“林县长也快回来了吗?”

程振华摇头,“他的情况不一样,他需要的不仅是基层工作实绩,还有踏实和精干,任期的这五年别想挪窝。至于文也,他的的工作单位原本就在京市,是自己申请调去了池县的。”

沈卫民一愣。

“……为期两年。”说这话的时候,程振华的声音里染上了笑意,带着某种欣慰。

“是因为我家俩孩子?”

“还有你。”程振华不假思索。

“我?”

“你哥以前最常挂在嘴边的就是你,只要是他的战友几乎没有不知道你的。李卫国的弟弟好生病,却乖巧懂事,这是我们对你最初的印象。

随着战友换了一批又一批,到后来当大家知道你个每个月都往家里寄钱,逢年过节大日子还要给弟弟奖励的时候,他们那嘴恨不得撇到耳朵根儿。”

程振华不止一次听手底下的兵在背后议论李卫国老家,吸血是他们最常提起的两个字。每次听到那些小年轻义愤填膺的替李卫国打抱不平,程振华都觉得好笑。

人总是能客观评价和自己无关的事情,因为不管触犯到谁的利益,都和自己没关系。

他们觉得李卫国每个月往家里寄二十块钱,太多。却不知道刚开始的时候,李卫国的补贴只有几块钱的时候,也要攒几个月才能往家里寄个整数,而他寄回去的那些钱救过他弟弟的命。

李卫国的补贴不低,少二三十块钱在部队也能过的很好。但是他家不一样,少了十块钱,失去的都不定是什么。

身为亲队友,程振华了解的更多,他是知道沈卫民在李卫国心里重要性的。

跟随母亲回到沈家沟之前,李卫国没过过像样的日子,母亲好强,父亲外强中干,明明日子不怎么样却惯是大手大脚,同族兄弟哄两句,就能把家里的好处全都让出去。别家虽然得不到大好处,但一天两顿是吃的上的,唯独他家一天两顿都有一顿是水饱。

李卫国是李招娣一手带大养大,他的所有情感都来自母亲。所以,当他们在村里退无可退,他义无反顾的跟着母亲回到了沈家沟。

一个女人,死了男人,带着儿子回娘家,在村里是不受待见的。虽然舅舅妗子都好说话,但村里有些人说话就很不客气了。孩子最容易受大人影响,渐渐地村里孩子围着李卫国骂他是扫把星,经常联合到一块排挤他,打他。

李卫国能忍,他知道自己不能给母亲添麻烦。但是知儿莫若母,李招娣最后还是知道了,她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和沈新乾搭伙过日子。

在沈家的那两年,李卫国过的还算舒心,虽然两个继兄处处添乱,但两个人和一群人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碍于沈新乾他们也不敢太过分。

再然后,沈卫民就出生了。

沈卫民的出生意味着什么呢?

李招娣在沈家彻底站稳了脚跟,别管沈大柱还是沈二柱都动摇不了她的地位。村里也开始真正接纳他们母子成为沈家沟人,李招娣和人吵架对骂的时候,再也不用感到心虚,被人指着鼻子说“你滚出去”。

他李卫国,在这个世上多了一个和他血脉相连的亲人,他的弟弟。

这也是后面他能毅然决定参军的关键。

每次接到家中来信,知道弟弟又长大了一点,李卫国都会高兴好几天。就在他出任务之前一段时间,还在给沈卫民准备成年奖励,当时还跟他感叹,“我弟终于长大了!”

程振华还记得自己当时所说的话,“你这到底是养弟弟还是在养儿子?我看亲爹都没你这个当哥的费心。”

“我娘前半生嫁给我爹,生了我,吃了太多苦。现在跟了沈叔,生了我弟,当然要有不一样的活法。”

程振华笑着说起这些话,带着怀念。

沈卫民听了之后久久没说话。

不知过了多久,“这些话,程大哥你说给了也哥听?”

“他和扬州是你哥亲手带出来的,几次悬崖边上都是你哥给拉回来的。你哥出事后,最激动的也是他俩。我怕他们意气用事出岔子,就给他们找了点儿活干。”要是别的兵,在部队老实待着,迟早能给掰回来。他俩不同,家世不凡,长辈纵容,不找点儿活干容易走偏。

沈卫民点头。

就在程振华上车的那一瞬间,他听见背后人说了两个字——

“谢谢!”

程振华转头,看到沈卫民坚毅的表情和认真的眼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