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hshuwu.com

第64节(2 / 5)

加入书签

清点营中的俘虏,郑成功下令把汉人编入军中,满人全部在长江边斩首,然后把首级送去镇江。

以两万敌两万,两日破之,清军被俘、被杀接近一万五千人,余下的还有不少已经在昨日溃散,而明军损失不过千余。

晚上众将为郑成功庆贺时,张煌言也称赞道:“大王以步兵敌骑兵,不取中央而两翼包抄,真是大魄力啊。”

“张尚书谬赞了。如果不是管贼想要取巧,本藩也不敢如此行险。”郑成功解释道。当他看到管效忠在两翼只是不断牵制进攻而没有发起强攻后,就猜测对方打算利用机动力巧胜自己,郑成功就将计就计,让对方的机动突破变成强攻,改中央突破为两翼包抄。

这一战,南京的驻防八旗和返回的南征八旗共计五千多人,被明军斩杀三千五百多人,把这些首级扔在镇江城下时,知府戴可进和守将高谦都肝胆俱裂。看到天神一般的满洲大兵也被明军击败,这二人都失去了抵抗的勇气,在管效忠败退后马上开城投降,自缚着到郑成功大营拜见。

对他们之前首鼠两端的行为,郑成功只装做没看见,反而盛赞他们是守约的君子,让二人留在任上,明军也没有进入城内,依旧驻扎在城外。

“明日把镇江城外的建州鞑子首级收起来,运去六合、句容等地吧。”郑成功又是一笑:“建州八旗,好大的名头。”

明军还从管效忠部队的手中缴获了大批的战马,郑成功也命令先把它们都养起来:“等光复南京后,我军也要招募一些骑手,建立我们的马队。”

镇江已定,郑成功就按照事先的计划,让张煌言率领浙军先行出发,向南京下游的江西进发。看着那些盔甲式样都不统一的浙军将领,郑成功面上不露声色,心里暗自琢磨,将来张煌言这支部队需要首先全体换装,然后聚集起来训练上几个月,才能放心大用。不过郑成功和张煌言的隔阂仍在,他也不想在唐王监国一事之前帮张煌言整顿部队,免得到时候两人翻脸,反倒给自己平添阻力。

“张尚书是个至诚君子,若是他答应不捣乱,以后就不会捣乱。”郑成功一边与张煌言讨论平定江西的策略,一边在心里思量:“等我拿下南京,拥戴少唐王后,只要张尚书给陛下和我一句准话,不造陛下的反,我就为他提供盔甲、兵器,还有训练士卒需要的钱粮。不然这些浙兵空有一腔热血,不懂旗号、不知金鼓,终究还是不能堂堂战于疆场……嗯,文督师出任首辅,这个兵部尚书可以劝陛下还是留给张尚书。”

大胜之余,甘辉也是豪气满腹,在席间便向郑成功进言:“今日大捷,鞑子已经胆寒,末将愿意率领甲士三千,辅兵五千,带上五日的粮草,昼夜兼程赶往南京。听说王上大兵到了,鞑虏一定会弃城而逃,南京也就归王上之手了。”

郑成功面露微笑,问道:“若是鞑子不跑呢?”

“那么末将便趁着锐气攻城,为王上夺还神京。”甘辉慷慨激昂的答道。

“不错,有将军这样的勇将,何愁不能驱逐鞑虏?”郑成功满面都是嘉许之色,不过他最后还是把话题岔到别处,再没有提让甘辉领兵急攻南京一事。

“甘辉是不是三国演义看多了?这听着怎么像魏延向诸葛丞相提议出子午谷那段呢?”郑成功在心里回味着甘辉的建议。对这种提议他并不以为然,不过为了不打消手下的锐气,他也不会直接地指出其中的问题。

魏延就是把胜利的希望完全寄托在敌人弃城逃跑上,甘辉也是一样。南京墙高五丈、池宽三丈,甘辉领着三千甲兵赶到南京城下,若是敌人不弃城,如何是好?挟锐攻城?说得容易,打造五丈高的云梯是容易的事情吗?填平那么宽的深壕,至少要几万个土囊吧?八千士兵根本做不到。而且带着五天的粮食,赶到南京路上怎么也要三天吧?吃完了粮草,敢不敢在南京城虎视眈眈的鞑子眼前分散兵力、收集粮草?还有,背着五天的粮食、铠甲、武器,昼夜兼程疾驰百里赶去南京,就算有现成的五丈高云梯,士兵还有力气爬上去么?

以前每次听三国演义的时候,郑成功就觉得诸葛亮拒绝魏延的提议很对。现在也是一样,如果放在镇江之战前,郑成功会很乐于突袭南京,一战定江南的计划,但现在已经把清军打怕了,郑成功就打算沿着长江稳妥地推进。

粮船跟着大军一起前进,不用担心粮草,兵力雄厚可以分营控制南京四郊,这才是必胜之策。郑成功认为,管效忠既然逃走而不是投降,那仅靠几千没有携带攻城武器的轻兵是没法吓跑他的,这些清军越是害怕越会躲在高墙后不肯出来;但十几万闽军云集城下,效果就又不同了。郑成功估计,清军的反应可能会有两种:第一种就是放弃南京,这当然最好不过;第二种就是清军为了南京的安全而不顾一切地抽调周围府县的兵力。

周围府县剩下的清军都是犹豫不决的,施加一些压力就会向郑成功投降。郑成功只要专心对付南京就可以,不必担心其它地方的骚扰。而张尚书平定江西也会变得很容易。

在镇江投降后不久,得知管效忠大败,江南的清兵精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