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hshuwu.com

第557章 小玩意儿(1 / 3)

加入书签

“想自己出来闯荡?这是好事儿啊!”对于林家人敢自己出来做一番事业,林楼还是很支持的,“你在外面跑了这么多年,经验也够了,只要找到一个合适的项目稳扎稳打,不出什么意外的话,肯定能成事儿。”

对于林盛的性格,林楼还是很了解的,脑子机灵,能说会道,心里还有一杆秤,一般人糊弄不住他,也讲义气,愿意和合作伙伴分享利益,这样的人最适合做生意。

“小楼哥……你和陈老板这么看重我,我现在和你说这些都不太好意思!”是啊,当初他还在村里种地呢,要不是林楼帮忙、陈德江带着教,那会有今天?现在公司正是用人的时候,他却要自己出来干,总觉得有点不厚道。

“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你又不是没把手头的工作做好,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这也是人之常情!”林楼并没有把人才捆死在自己手下的想法,而且这些年几家厂子的人才培养体系还是比较健全的,不断有人才涌出。

就算林盛是公司的元老,手头的工作比较重要,那也最多在交接之后稍微出点小问题,等熟悉磨合好之后就能适应下来,一家健全的企业,绝不会因为一个人的离开而倒下。

“还是说说你想干啥吧?看看我能不能给你参谋参谋?”以林楼对林盛的了解,他肯定不会出来自己开一家瓷砖厂和老东家抢生意,这种事情他可干不出来。

所以肯定是其它项目,贸然进入一个新领域,可是会遇到很多问题的,林楼并不想让自己这个小兄弟吃亏。

“我家以前是种茶叶的,前些日子去叔叔家吃饭,听叔叔说你设计省博物馆的时候增加了一个专门的海东茶文化展厅;我就想着,小楼哥你看好的事情从来没错过,既然你都觉得咱们海东茶叶有搞头,那我包下茶园自己种茶,然后开个茶楼卖茶,肯定能赚钱!”

林盛精明着呢,他挑选项目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种茶、炒茶的手艺他们家有,而且根据林楼的话判断出茶产业将来大有可为,那么包茶园种茶、做茶、卖茶就成了不错的选择。

“这个行业真有前景!”2010年的时候,中国的茶叶种植面积已经超过200万公顷了,即超过3000万亩了,产量在135万吨左右,最多的就是海东,云南排在第二,第三是浙江。

等到林楼穿越过来的时候,这一数字又有了新的变化,茶叶产量接近三百万吨,年产值超过两千亿元,而海东省依旧高居第一。

林盛在这时候投资茶产业,虽然不如其他风口产业那么容易暴富,却也胜在稳健,只好好好做,将来成为亿万富翁还是很有希望的。

“是吧,我也觉得有前途,现在我出去和人谈生意,虽然还是喝酒的时候多,不过给人家送几包好茶叶,他们还是很高兴的!就是现在茶叶的包装太简陋了些,一般人也不懂得什么是好茶,我就打算开家茶厂,选好茶叶、做好包装,先退出一款礼品茶来。”

林盛兴致勃勃地给林楼说起了自己的计划,“等做好样品之后,我就去找这些年攒下来的合作伙伴,他们如今生意都不小了,平日里总少不了人情来往,拿上档次的茶叶去送礼也挺合适的,别人喝了他们送的茶觉得不错,就会想着继续喝,我这生意就算是打开门路了!”

虽然这些套路还比较简单,但确实有可行之处,林盛能弄出好茶叶,也能找到销路,这笔生意就能做下去了。

要不你的这款产品就叫小罐茶吧?林楼在心里嘀咕了一句,当然也只是嘀咕而已,以现在的经济水平还不具备推出小罐茶的条件。

不过有些套路还是值得学习的,“你的想法不错,但是还不够全面,技术上的问题你打算怎么解决?你要是只想开个小茶楼,你们家自己的手艺倒是还够用,不过想做大做强的话,就不行了。”

“这个我还没有想好,不过打算等茶园和茶楼弄好之后,就去咱们海东省的农校看看,瞅瞅能不能找到研究员合作,还有一些国营茶厂的老师傅,为了让孩子接班,明明一身的好本事,现在却只能在家里闲着了,这就太可惜了,我也可以把他们请来!”

这些都是林楼开设瓷砖厂时候给陈德江指点过的手段,林盛也学会了,“嗯,这些办法都不错,但是还是不够!”

“虽然说茶叶是起源于中国,但在茶叶的工业化生产上,早就被西方尤其是英国和美国超过了,如今国内使用的茶叶工业化生产技术相较于英美还比较落后;一开始厂子规模比较小的时候,你可以不在意这些,可要是想做大做强,就必须想办法学习他们的技术。”

日后这一环节的短板同样被补上了,中国茶行业已基本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通过整合上中下游资源,同时注重技术开发,提高茶叶种植和生产质量,开拓全方位销售渠道,形成科研种植、技术生产到销售的一体化全产业链。

在新技术的研发上,每年诞生的新技术,已经占到了全球的半数以上;只是在品牌定位、形象的建立、品牌营销以及体验式消费方面还没有突出的表现。

国内市场还好些,在国际市场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