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hshuwu.com

第879章 风声(1 / 2)

加入书签

风声这玩意儿很有意思,好的坏的总是它先冒头,消息灵通之辈就靠着比别人先收到一些风声能快人一步。这也是那些自诩“上流”的大人物引以为傲的本事。

不过这种想要“快人一步”的想法在沈浩这边行不通。

地位比沈浩高需要沈浩巴结的人不会来凑这个热闹,凑过来的人都是要套近乎有事相求的,对于这些人理不理全看沈浩的心情。他是玄清卫,不是地方上的官人,想要编织关系网也是要挑人的。

不是说你有钱,或者你在皇城里有多少高层的关系,又或者你家里谁谁谁是某个衙门里的大官,品级又是几品几品这些对于沈浩来说都不需要用心去衡量。因为玄清卫本就是孤臣待的地方,考虑太多,交友太广不是什么好事。

所以所有递到沈府的请柬和拜帖全都被沈浩吩咐胡田婉拒了。理由也很简单:太忙,没空。

完全不怕得罪人。其实也没有人敢因为沈浩的闭门谢客而心生恼怒,至少没谁这么表现出来。

沈煞星嘛,不是早就出了名的难接触吗?闭门谢客这不很正常吗?

不过如今随着南面战事的结束,国朝内部的风声日益高涨,谁都知道国战大胜之后就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了。

之前先发下来的是阵亡将士的抚恤和哀荣,如今已经全部都落实到位了,剩下的就是给活着回来的将士盘算收获的时候了。

功劳是从下往上算的,也就是说最先定下来的是一线战阵里的军卒的版赏。他们的版赏很直接,一颗人头一颗人头的被详细的记录在军功册上,由军中专人负责,每一条都有迹可循有实证可依。而最后的版赏就是根据军功册上的这些记录来折算的。

普通的军卒喜欢的版赏除了功勋之外,就是银钱和田地,有时候还会有地方衙门里的有些实职缺会有优先虑这些从战阵里退下来的军卒。

至于伤残的还能拿一笔抚恤,每月能从地方衙门领一份口粮,之后家里若是有子嗣也会受到一些福荫帮助。

而越是往上,功劳和版赏的折算就越复杂。比如说处在指挥位置的将官,他们因为没办法按照人头这种直观的功劳来统计,所以是高是低就要看折算时人为的上下浮动了。最高的一级自然就是这场国战的首功之人,左玉良,而他的版赏也是最扑朔迷离的。

据说早在一月初,礼部和兵部就在为战后的功劳折算忙活了,查阅已有的各种规矩条文,同时核实每一份陆陆续续送上来的功劳记录,遇到特殊的情况还要讨论并形成初步意见。

千户官以下的功劳基本上都没什么好研究的,按照已有的规矩走就行了。顶多就是在细节方面调整一下。而千户官及以上品级的人就要麻烦一些,需要反反复复的讨论最后还要直达天听,由皇帝亲笔批示之后才能定下来。

不过虽然折算是下面容易上面难,但颁发的时候是要一起来的。也就是说军卒和将帅的版赏会一同颁发而不会因为折算的难易不同分批颁发。

而如今的风声就跟这场四十余年来最大的一次国朝版赏有关系。

军卒们怎么欢欣都和那些所谓的“上流”大人物们没关系,钱粮而已,不够吸引眼球。真正让他们私下琢磨的是千户及以上的将帅的版赏,其中对于职务的变动最是让他们在意。其实军伍内部的变动还不太会影响地方,但这次国战中立下军功的可不只有军伍的人。

户部、工部就不说了,这场国战的胜利背后有他们很大一部分的功劳,毕竟如此远距离的战线在没有传送法阵的支持下还能维持运转,辎重和器具、运力的保障功不可没。

另外一个非军伍系得大功的还有玄清卫。谁不知道这次国战里监察使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将帅们能够放开手脚不被文官集团挟制和威胁全靠了这些平时经常被人无视的存在。

而作为监察使起势的核心人物,沈浩,这为声名鹊起的“煞星”自然就成了各大城里“上流”琢磨的话题。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这些“上流”的大人物们对沈煞星的关注比对左玉良的都高。

为啥?因为军伍有自己相对封闭的圈子,管不到地方上来,而玄清卫却手长腿长,但凡靖旧朝地界上的事情他们只要想管那就能找到插手的理由,而且律法很难限制住他们。就像野猪,拱进来想拦都拦不住,弄不好就是人仰马翻甚至家破人亡。

光是关注没用,得有实质的接触才行,不然就算想要巴结都没办法。

你不是闭门谢客吗?你不是不搭不理吗?行!那就迂回一些,试试别的方法,只要能见上沈煞星一面哪怕就说两句话,能留下个印象也是很好的开端嘛。

所以沈浩拒绝了所有请柬和拜帖之后并没有熄灭掉想要往他身上攀附的“上流”人士的心思。那些人脑袋一扭,自然有新的门路顺过来。

朱寿、王俭、王一明、唐清源,甚至匡盛元,以及远在黎城了陈天问都成了这些人追逐沈浩的过墙梯。

其中又以朱寿被重点“关照”。这是因为和沈煞星走得近的人里面唯有朱寿不是玄清卫编制内的人,身份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