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hshuwu.com

第38节(2 / 3)

加入书签

“如果当初受到挫折就一蹶不振,现在的我,恐怕连西北风都没得喝。”说完,他爽朗地笑了两声。

林稚也笑了笑。

然后话题就落到了他的身上,“说起来,林小郎君,我也很佩服你啊。”

“你这么小的年岁,能把一家大酒楼做得如此出色,很不易啊!”

林稚不好意思道:“是小酒楼。”

“这些不重要。” 郭画匠摆摆手,“重要的是你能把酒楼经营得如此出色!”

“虽然我没去过你的酒楼,但从每月来找我画新菜品的速度就能看出,你的酒楼,一定客人很多!”

林稚没说是也没说不是,只道:“郭郎君若有时间前来,我一定好生招待。”

“好说好说!”

他在这边喝完了心灵鸡汤,孟琼舟也开始吃鸡丝凉面了。

陈平把食盒打开,端出里面的几碗鸡丝凉面,还有杏酪饮等冰雪冷饮,“林小郎君没收银钱。”

“是个懂事的孩子。”秦夫人边说边执起筷子,有些迫不及待地夹了一筷子鸡丝凉面。

入口是浑厚的芝麻酱香,因浸过冷水,凉爽弹滑的面条更加筋道,鸡丝的鲜香味融合在面里,还能吃到芫荽、黄瓜丝和豆芽的脆爽口感,很是鲜爽。

紧绷的胃口舒展开来,秦夫人夸赞:“是林小郎君一贯的水准。”

说完,她把另一碗推到孟琼舟面前:“明日你就要去建康了,还不多吃一些?”

孟琼舟接过筷子,“是,母亲。”

私盐一案的线索断在建康,他必须再去一趟。

陈平把杏酪饮推到他面前,问:“饭食的银钱,要不要找个机会再给林小郎君?”

“他若不愿意,就不要勉强他。”

陈平行了个叉手礼,答应着:“知道了,阿郎。”

作者有话要说:

后来的某天夜里,林稚:……说好的不会勉强呢!

紫苏桃姜

凉皮和凉面一经推出, 成为酒楼里第一道打破时间限制、早中晚三个时间段都热卖的饭食。

从清晨开始,“来一份凉皮子”、“两碗凉面,不加辣油”之类的话便响彻店内, 一直持续到正午, 偶尔有些点稻米饭配腐乳肉或小鸡炖蘑菇的食客,但大部分还是凉皮和凉面。

到了晚上, 就更是凉皮凉面的主场了。

究其受欢迎的原因,大约还是老生常谈的天气炎热。但林稚觉得, 这凉皮凉面的销量还能更上一层楼——毕竟刚过头伏而已,真正的三伏天还没到来。

像鸡蛋灌饼一样, 凉皮凉面也得到了升级,配菜从单一的黄瓜丝变成更多选择的胡萝卜丝、青瓜丝、绿豆芽、黑白熟芝麻, 还有酥香酥香的黄豆碎……若是有油香酥脆的炸花生米就更好了。

除了配菜以及油泼茱萸酱、肉末茱萸酱、芥末辣油等酱料, 还有后世凉皮里的常客,牛筋面。

这东西在前世不起眼, 几乎每一个凉皮店里都会出售,做法却很复杂。

单说揉面、饧面这两个步骤就要花费一上午时间, 然后把面团用清水略洗几遍,擀面,切条,上锅蒸熟,又要用一个下午。一天下来, 这牛筋面才算做好。

虽然工序麻烦, 和机器做出来的也有些差别,但好在效果不错。吸饱汤汁的牛筋面, 那种似面筋非面筋、似凉皮非凉皮的口感, 结结实实地迷倒了一大批宋朝人民。

“这凉皮子要是一年四季都卖得这样好就好了。”

刚向他们汇报完这几日的业绩, 沈小七还没高兴多久,突然没头没尾冒出这么一句。

好端端的,怎么还未雨绸缪起来了?

林稚给他讲从高高的谷堆上面听来的过去故事:“从前有一个老妇人,她有两个女儿。”

沈小七没明白话题怎么一下子从凉皮变成了老妇人,但林稚讲故事的声音娓娓动听,让人很容易沉迷其中,便是阿青和阿蓝也都竖起耳朵。

“老妇人的大女儿在街上卖罗伞,二女儿则开了一家浣衣铺子。”

把皮蛋壳儿磕破,露出里面深褐色的蛋清,林稚继续道,“晴天的时候,老妇人担心大女儿的罗伞卖不出去,雨天就担心小女儿洗的衣服晒不干,成日忧心忡忡。”

沈小七咂摸出点滋味,若有所思地张了张嘴,阿青和阿蓝却是已经理解了其中含义,不约而同地笑起来。

在几道灼灼的目光之下,林稚把后面的故事补充完整:“后来有个邻居告诉她,‘晴天浣衣铺生意兴隆,雨天买罗伞的人络绎不绝,无论晴朗与否,令媛都能得利’。”

这下沈小七算是完全听明白了,咧着嘴道:“阿郎这是把我比作老太太呢!”

“人家老太太有两个聪明伶俐的女儿。”阿青毫不留情道,“你呢?”

“……我自己就聪明伶俐!”沈小七呛回去。

“哦,你是女儿吗?”

两人又吵起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