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hshuwu.com

第161节(2 / 3)

加入书签

名为《食》的宣传片发布后,引发的风潮比《剑》更加直接,直接体现实世界之中。

原因很简单,或许有很多外国的年轻人会因为《剑》而觉得华国的文化、历史会很感兴趣,但是他们现短时间内没有办法去华国旅游,更没有办法了解华国文字。

华国文字本来就是世界上最难学习的语言之一,哪怕是听歌他们也听不懂歌词。

当然他们也试图通过电影这样的画面媒介来了解华国,但是华国电影符合西方观众审美实在是太少了。

一群年轻、喜欢激情的年轻人,对华国历史没有任何基础认识,他们是不可能对华国主流电影产生任何兴趣。

而且《剑》所带给他们的刺激,更多是对于中国武术、武功的向往。

他们也想学习华国武术,但本来在影视作品中的武术、功夫被过分夸张,现实根本达不到同样的效果,别说飞檐走壁,就是实战能力也得大打折扣。

另外一方面,他们在自己的国家也根本找不到正规的武馆。

连华国国内到处都是欺名盗世、骗人敛财的武馆,更不用说在其他国家了。

不了解文字、没有其他的作品、走进武馆然后大失所望,他们对于华文化的热情很快就会退去。

但是秦砚所拍的第二支宣传片《食》,可不一样!

它让各国国家的人,有了亲自接触华文化的可能性。

谁能离得开一日三餐?哪怕你不懂每一道菜背后的文化,但是吃饭总会吧?

不会用筷子,你还能用勺子啊!

在灯塔国、不落国等英语国家,都有着中餐店的存在。

更不要说棒子国、太阳国的食物,本来就受到华文化的影响,中华料理一直在这些国家相当盛行。

中餐馆实实在在开遍了全球各地,且不说各个国家都有唐人街及其类似的存在,哪怕在现代都市中也有数量不少的现代中餐馆。

不过这些中餐馆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境,因为现在华文化在国际不受重视、评价不高,中华料理被认为是廉价料理。

这些中餐馆大部分都是当年沿海地区移民所开班,菜品也粤菜为主,并不能完完全全地代表中餐。

另外,海外根本就没有吃中餐的文化,对于真正的中式菜肴认可度相当低。

为了改变现状,中餐馆不得不进行各种改良,现在海外中餐馆能够吃到的正宗、传统华国菜并不多。

哪怕已经做出了这样的让步,中餐依然不温不火,在灯塔国中餐甚至比墨西哥餐厅都要少得多。

没有了解,没有兴趣,便不会主动去尝试中餐。这就是整个世界对于中餐的态度。

但是秦砚这一次发布了《食》,让很多人都好奇拥有数千年文明的中国会有怎样的美食。

他们很快就在自己的城市发现了中餐馆,然后呼朋唤友,一起开始美食探险。

对于互联网并不怎么了解的中餐店老板们也很奇怪,为什么这段时间,自己的餐厅内涌入了这么多年轻的外国人。

他们很明显从来都没有吃过中餐,不知道该怎么点餐,只能驴唇不对马嘴,相互交流。

好不容易把菜给他们端上桌,还得看着他们拿着筷子一通挣扎,最后放弃选择刀叉勺。

当然海外中餐厅不可能囊括华国渊源流长、种类丰富的美食。

但是它们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长年累月在西方的生存,它们经应极尽改良和迎合当地的口味,比如在国内鲜少出现在菜单上的左宗棠鸡,在海外却成了中国菜的代表。

所以当这些西方人因为《食》而走进中餐馆之后,他们发现——

咦?中餐好像还不错的样子。

其实全国各地的文化都会为了迎合当地而做出一定的改变。

中餐在进入西方市场之后会变得少油少辣,以酸甜咸为主。

无论是灯塔国还是不落国,这些国家都是极度嗜甜的国家。川、湘、云菜系,难以生存。

文化都是相对的,这并不是华文化的卑躬屈膝。

西餐在进入了华国,也同样要迎合市场。最著名的肯德基、麦当劳,在每个国家的味道都不一样,甚至在华国内都有区不同。

文化市场,同样是市场,只有能赚钱、能活下来,才能输出文化。

虽然中餐厅比这些西方人想象中要“好吃”很多,但是也有一些人会觉得疑惑。

为什么秦砚宣传视频《食》上,看到的和他们吃到的食物种类比起来会差了很多,精致度、色香味完全无法相提并论。

虽然说可以理解这些中餐馆和视频肯定有出入,但是这差距也太大了吧。

这些西方客人会略带失望地问着中餐店的老板们:

“老板我,你们这里就只有这些菜式吗?我们怎么在视频上看到的中餐都更厉害啊,那些视频不会是骗我的吧。”

绝大部分在海外生活的华国人对于自己国家的文化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