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hshuwu.com

第103节(2 / 2)

加入书签

他们虽然对大唐有所微词,但是总体还是很有信心的。在他们心里,李隆基是一位多么英明神武的君主啊!

唐玄宗李隆

基看到这首诗之后,心里很不高兴,气氛肉眼可见地紧张。

杜甫儿子饿死之后很悲痛,他能理解。

但是悲痛之后居然写什么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强行把问题发散到社会上,发散到他这个皇帝身上,这未免也太过分了。

真是愤世嫉俗的酸诗!

杨国忠见他面色不好,察觉到他的意思,连忙捧眼:≈ot;臣总算是知道他为什么叫诗圣了。那些文人就爱挑皇上的毛病,这种负面的文章直中他们下怀。≈ot;

≈ot;陛下一手缔造盛世,功超文景之治,堪比贞观之治,家家户过得比从前好得多,饿死的人比之前少多了。”

“再说了,哪个皇朝没有富人?哪个朝代的富人不是这么奢靡?”

“杜甫只看这些坏的地方,从不看好的地方,这是在抹黑大唐监世啊。”

李隆基闻言,虽然没有说话,但是面色好了不少。

杨国忠句句话都说进了他的心里。

没错,他就是这么贤明的君主。

杨国忠见状知道自己夸到了点子上,又说:“杜甫当官之后不感皇恩浩荡,反而嫌弃官小。他有没有想过,如果皇上不让他当官,可不只是一个小儿子饿死,他们一家人或许都要饿死了?≈ot;

“这等居心叵测之人,理应处死。”

李隆基终于开了尊口,假装做出悔改的模样,开始唱红脸:≈ot;你这么说就有点绝对了。底层官员可能确实收入有点微薄,可以适当提一提。≈ot;

“他可是青史留名的圣人,怎么能轻易处死?”

他都愿意给他提工资了,这下杜甫总应该满意了吧?!

杨国忠立马歌功颂德:“杜甫吃着皇上的粮食,吃完却把锅砸了,心思简直歹毒。可陛下却愿意原谅他,简直是当世明君,臣等佩服。”

李隆基轻声咳嗽:“大唐兼容并包,怎么容不下杜甫了?”

他话虽这么说,却暗下决心。

大唐现在可是宇宙第一强国,无数个小国的国主抱着自己的腿喊爸爸。要是那些外国使节看到杜甫的诗集,该如何作想?

等天幕这阵风过去,他要把杜甫的诗集给禁了。不需要怎么安排,只需要他给几个眼神,手下的

人就会把事情安排得妥妥帖帖。

他顺手拿起王维的诗集,下意识点头,“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旋。”

还是王维和李白的诗好啊。

大唐就是这样的盛世!

谁知紧接着,天幕继续说:【755年,杜甫儿子饿死了,可是祸不单行,人生就是起起落落落。

著名的安史之乱爆发了。

至此,国都六陷,天子九迁,安史之乱敲响了大唐的丧钟,摧毁了盛世大唐。

“安史”指的是安禄山和史思明。

叛军攻破长安,唐玄宗仓皇逃窜,杜甫一家人也不得不逃跑避难。】

唐太宗李世民懵了,天幕明明说了李隆基缔造了开元盛世,怎么接下来就来了这么一场巨大的动乱?

不光是他疑惑,唐朝之前的观众也很疑惑。

假如历史是一部电视剧,上一集还高高兴兴,下一集急转直下,好像没有任何铺垫,这也太突兀了!

紧接着,天幕继续说。

【其实李隆基早期的时候锐意进取,任用很多贤明的宰相,推行很多利国利民的政策,比如张九龄和姚崇。

但他错误地以为,这都是他的功劳。

到了开元后期,他觉得自己超级厉害,可以美美摆烂了。

他于是重用李林甫和杨国忠这样的谄媚人士,也重用安禄山这样的将领,给大唐埋下了一个又一个炸弹。

杜甫的一生之敌李林甫排挤走了很多能人,朝堂乌烟瘴气。他死之后,杨国忠风光无限,和安禄山争权夺利,两人的矛盾剧烈激化。

安禄山这个三镇节度使于是提前打着清君侧的名号造反。

有意思的是,安禄山一年之后就会得重病、双目失明。如果杨国忠没有激化矛盾,安禄山一年之后眼睛失明了,说不定安史之乱就不会发生了。

可是历史也没有如果,渔阳蓥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唐玄宗李隆基属实是自己把自己作死了。

所以有一种说法,不管是李隆基的粉,还是李隆基的黑粉,都希望他早点死。】

沉默,沉默是今天的大唐。

唐太宗李世民悟着胸口,血液逆流,直冲大脑,眼前有点眩晕。要不是长孙皇后扶着,差点一扇股摔在地上。

泱泱大唐,原来毁在了李隆基身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