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hshuwu.com

第十六章坐镇汴梁(4 / 6)

加入书签

汴梁的实际主人,既然是实际上的统治者,那他也就无须再客气了,当孙子当够了,无论如何也该当把爷爷了吧。

莫启哲在完颜昌刚走的第二天便下了命令,让骠骑军士兵强行掠走了汴梁城头的所有大炮,声称是“代为保管”金国的元帅没意识到这东西的好处,他可是早意识到了。不但如此,他也不管张邦昌是否同意,就把库存的火药一古脑地全搜了去,理由非常的简单,因为他喜欢看烟花,所以要这些火药作烟花用。

对于他这种明目张胆的强盗行为,楚国官员们敢怒不敢言,张邦昌也是无可奈何,现在汴梁城里谁也惹不起这位莫大将军,只好任他为所欲为。

谁知他们不敢言,倒长了莫启哲嚣张的气焰。没过几天,这位大将军又以自己镇守汴梁辛苦手下兵马太多,花销过大有些入不敷出为由,向楚国的官吏们要钱要粮,楚国官吏如果不给,他便下命抢夺,非把钱粮弄到手不可。再接着,他又命令他手下的那些士兵到处打秋风,把城里城外的富户敲诈了个遍。这些个如狼似虎的契丹兵们得了大将军的指使,行起事来毫无顾忌,在索要护城费的同时往往顺手牵羊,把能拿走的全拿走,他们所到之处直如水洗过一般,什么东西都剩不下。被勒索的富户们叫苦连天,直骂莫启哲为莫扒皮。

这还不算完,莫启哲又把汴梁城里的铁匠和火药工匠都集中了起来,让他们研究火枪的制造。莫启哲想到今后自己的军队可以有火枪用,那真是得意之极。好在这位莫大将军虽对官僚们穷凶极恶,对老百姓们倒非常的和气,并不为难这些工匠,没等火枪造出来,便先发给了他们工钱,工匠们心下感激,他们以前为官府服劳役,可从来没拿到工钱过,更别说先拿到工钱了,所以虽然谁也不知火枪是什么东西,但都表示一定要让莫启哲满意。

“莫大将军是个好人哪!”这句话从工匠们的嘴里传了出来,很快,他们的家属知道了,他们的街坊知道了,全城的老百姓便一齐知道了。平常人家的老百姓与宋国的官员和富户们可不一样,无论当权的是谁,他们都是被统治者,永远都是被欺压的对象,所以汴梁城里到底是谁说了算,他们并不十分关心。

可现在他们发现,这位掌有汴梁实权的莫启哲大将军与以往当官的全不相同,他虽然对有权有势的原宋国官僚疯狂掠夺,但却从不抢夺老百姓,不但如此,他手下的士兵对平民百姓也很和气,最令百姓们满意的是,这些当兵的买东西时都是给钱的。在战争年代,当兵的不欺压百姓便已是谢天谢地了,要是能做到公买公卖,那简直可算得上绝无仅有了。

于是,当老百姓在街上看到莫大将军的士兵时,也不再象避瘟神似的远远就躲开了,甚至就算是士兵们在打劫官员们的时候,老百姓还会在一边站着看热闹,看着原来在头上作威作福的官老爷们挨抢,那心里可有多痛快,谁也不会上前打抱不平,因为老百姓认为这样很公平,天理循环嘛!

莫启哲对手下士兵们的战利品数目之多,非常的满意,他的钱虽然够多了,可他却希望别人的钱少点,楚国的税收是不会落入他的口袋里的,那是张邦昌的权利。有了钱便会有实力,他可不想自己身边出现另一个有实力的人,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用不着任何人教,莫启哲便学会了争权夺利。几乎是在他意识到这一点的同时,他便颁布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法令“百一税”

当时老百姓要交的税是“什一税”但由于宋朝官府的横征暴敛,这个什一税其实早已名存实亡,老百姓往往要交给官府自己收入的一半,有时甚至还要更多。莫启哲的这个法令一颁布,立时得到了百姓们的全力支持,这个法令可是有契丹兵们的长矛大刀保证实施的,哪个楚国官吏想耍花招,那可真是得赔上身家的。

虽然楚国的官员们始终不承认这道法令的合法性,可老百姓却是全承认的,要是来收税的官员想多要税钱,老百姓便会理直气壮地说“我们的莫大将军说了”如何如何的把那官吏一顿教训,如果官员要玩儿硬的,他们便会跑到契丹兵那里去告状。契丹兵最喜欢别人来告状,只要有老百姓来诉苦,他们立时便会精骑四出,冲到那官员家中劝他“莫大将军的话是必须听的,你怎么可以不听莫大将军的话呢,太不象话了吧!”然后顺便将那官员家中值钱的东西水洗一遍。

结果,现在的契丹兵营竟变成了官府衙门,老百姓有事都不去找楚国官府了,直接来找契丹兵,保准是有求必应。

莫启哲又想:这百一税也还是太便宜了张邦昌,一百个铜钱毕竟是有一个要落入他的口袋的,自己又不能成天跑去抢他的!便宜了这假皇帝,不如便宜了下级官吏。于是,他又下令给五品以下的楚国官员长俸禄,长的那部分俸禄就从百一税里出。

下级官员们也不是什么有钱人,在莫启哲的大掠中本来就没受过什么害,现在这一长俸禄,他们可太高兴了,对莫启哲好感与日俱增,没过几天就把张邦昌给甩到脑后了,管他楚国皇帝是谁,我们又没吃他的俸禄,滚一边凉快去吧!下级官员是任务的执行者,他们虽不敢再多收税,可还是能收上来一些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