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hshuwu.com

第213章(1 / 2)

加入书签

二郎裴应川刚想说不需要付钱,谁料秦二郎话音刚落就窜出去了。追是追不上了,只能计划日后再给秦家送些别的东西。

裴容,你能帮我和裴大哥把这些拿给婶子吗,这几个是给婶子他们留着的。

走两步就到了,算不上帮忙。裴容看着他们挑出来的那些有缺口的,有些好奇。走两步就到了,算不上帮忙。这些你们要怎么处置。

孟冬回答道:像这样的窑洞里还有一些,我和裴大哥决定贱卖给村里人,五文一只,村里人挑剩下的,再留给叶大哥。那些破碎的大多都是碟子和盘子,除了形状稍有残缺别的没有什么问题,仍能正常使用,釉色也很漂亮。

原是这样,那我来挑一挑。这些碟盘大多都是青白之色,但是花纹各不一样,裴容挑了几个喜欢的花纹,孟冬依旧没有收钱。

毛驴一直是你帮我们照顾的,怎好再收你的银钱,什么时候裴大哥再开窑,你来挑一挑或是我提前给你留好。

不用了。裴容想也没想便拒绝了,我也用不上那么多。毛驴好好地,板车也空出来给你们留着了。你和裴大哥不用担心。他整理好要带的东西,继续道:那我先走了。

春日

孟冬点点头,目送他远去之后才来与裴应川搭话。

烧毁了的放在一处,稍后他们会直接拉去村里,那些完好的瓷盘瓷碗也会带一些,至于剩下的花瓶和罐子,对村里人来说并不实用,没什么人愿意买也就不用带了。

趁着今日时辰尚早,裴应川和孟冬一拍即合,说做就做,势必要把这些日子做出来的瓷器先给卖出去一些,这样到时候去城里也轻松一些。而且,这个冬天他们村和南沟村之间的关系缓和了不少,也不必躲着藏着去集市售卖。

孟冬负责清点,裴应川负责拉货,这样分工最为合理。大半个时辰后裴应川从裴容家牵走毛驴带着板车去了窑洞,拿了一些之前做的,之后又返回了裴大爷的住处,将今天开窑的那一批残次品和孟冬一起搬到了车上。

左右环绕了一圈,确认不会有掉落的风险之后,两个人才小心翼翼跟着驴车一起向村里走去。

当然,快他们一步的秦二郎早早地就将消息告诉给了村里人。进村时两人发现已有许多人坐在门口等着他们了。

唉,川小子,冬哥儿,停一停!驴车还未停稳,便有一位老婆婆追出来喊停了他们。

停了婆婆您来看看吧。孟冬从驴车上跳了下来,然而双脚落到草地之时他的身子却僵硬了一下,追上来的老婆婆好心地叮嘱他慢些。小心些,你这孩子,等车停稳了再下来。

孟冬一边连声说是,一边偷偷地去看裴应川。还好,还好,裴大哥还没发现。之前他跳车时踩到了石子上,裴大哥叮嘱他要特别小心,可是今日时间紧急,他又忘了之前的教训了。

裴应川默默地将毛驴拴好,来到正和老婆婆攀谈的孟冬身边,趁着捡稻草的时候看了眼孟冬的双脚,见他行走正常便也没多说。

婆婆,你看这几个颜色如何,花纹也好看,五文一只,买一只我们便送一对竹筷。要是您买得多的话,我让裴大哥再多送只碗。孟冬很快便和老婆婆攀谈起来,熟练地介绍着价格。

五文一只,你们怎的卖得这样便宜。我看也没有哪里破了,都还好好的。

留给村里的都是这个价格,毕竟村里人和裴大哥帮了我们这么多。孟冬将婆婆挑的三只碗和一只盘子都用稻草绑好,确认安妥后递给了她,婆婆,竹筷我也给您绑好了。

这位老婆婆接了东西也没走,而是和周围正在等裴应川给他们挑碗的其他村民说起了话。渐渐地,他们这摊子上聚集了六七个人。有几人是看人多热闹来聊天的,大部分是来挑碗碟的。

裴兄弟,我想看看那些完整的,价钱上能否便宜些。裴应川定睛一看,是之前和他一起去盖草棚的汉子。

好,都在这边。因着过两日还需要请村里人去帮他盖房子,所以价格上裴应川稍稍优惠了一些。那汉子也很领情,说是有事就去喊他帮忙。

人多的时候,裴应川就和孟冬一起忙碌,人少时他们也会和周围的村民聊些粮食,种菜的事。裴应川很虚心,孟冬很好学,两人从村里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那里学到了许多东西。比如怎么看天色,怎么伺候田地,怎么养鸡鸭,去后山哪一片才能捡到菌子。

其中孟冬听着最感兴趣的还是养鸡鸭的事,他会做鸡食也会赶鸭子,但是细致的活他就不会了,徐家人不会教他。裴应川听完后默默地想着要把鸡圈盖在什么,养鸭子需要有水源,他们就不考虑了。

冬哥儿,我来问一问,有没有红色的或是花纹喜庆的碗盘。交谈间,许久不见的林哥儿忽然来到了他们的板车前。我和顾大哥想多买一些留着成亲的时候用。

林哥儿今日怎么出来啦,顾猎户呢

林哥儿一现身,村民的注意力自然全都放到了他身上,说的话也大多与他有关。之后的场面也可想而知,交谈的话题全都是林哥儿什么时候成亲,还有他和顾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