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hshuwu.com

第54节(2 / 3)

加入书签

想等了,带着白明霁一道进宫,原本打算在半途中拦人,谁知两人进宫后,钱首辅前脚刚走。

倒是被皇帝拉住不放了。

刚见完钱首辅,皇帝似乎被他身上的悲痛感染到,无不惋惜地道:“钱家大公子,多好的人啊,刚得了个儿子,怎么突然就出了这档子事,你是没见到适才钱首辅的面容,朕活了这么多年,还是头一回见到一夜白头的人,往日一张利嘴,谁也不是他对手,今日进宫,你猜他同朕说什么?”

晏长陵捏着眉心,听他叨叨,“还请陛下告之。”

“他居然给朕赔罪,说他帮不了朕了,世袭官职的改革,他有心无力,你说,朕该怎么办,照陆家老爷子那脾气,没有了钱首辅与他抗衡,朕要再不答应,得上大殿来撞柱子了。”

晏长陵:“……”

晏长陵懒得听,“陛下的嘴角都快要裂开了,就别在臣面前装了。”

皇帝一愣,下意识摸了一下脸,“这,这么明显?”

晏长陵点头。

被戳穿,皇帝也不掩饰了,大大方方地一拍腿,笑了起来,少有露出这般骄傲,“云横,朕终于能干一件大事了。”

官职改革,造福的可是皇室子孙后代。

“恭喜陛下得偿所愿。”晏长陵端起酒盏与他相碰,夸道:“将来必定名垂青史。”

皇帝脸色谦虚了起来,“朕没想过要名垂青史,朕只盼这天下能够太平,朕能护住朕想保护之人,你,还有阿姐,朕答应过,要让你们过一辈子好日子,绝不能食言,还有太子……”皇帝一说起自己的儿子,眼里便放了光,“你说,那么小个人,吐词都不清,将来却要接手这么大坐江山,朕一想到这儿,恨不得替他把将来所有的顾虑都解决了,替他铺好路,他只管走就是了。”

说完瞥向晏长陵,“你那胖儿子进展如何了,种子可有播了?”

话不投机半句多,同一个春风得意之人说话,极容易内耗,晏长陵再也受不了了,起身告辞,“臣今夜还有案子要查,改日再来陪陛下。”

皇帝有些意外,“指挥使当上瘾了?”

晏长陵起身,同皇帝行了一礼,正色道:“在其位谋其职,陛下一心要庇佑臣,臣又岂能辜负了陛下,也要想着替陛下分担才行。”

皇帝一笑,“知道你闲不住。”又问:“钱家大公子之死,还没找到真凶?”

“快了。”晏长陵内心烦躁,“臣先告辞……”

皇帝看着他迫不及待想要离开的背影,不慌不忙地道:“听说你在问刑部借卷宗?”

晏长陵果然顿步回头。

皇帝瞟了他一眼,无奈地道:“朕今日听李高说起,如今大半个朝堂都在看你这位边关少将如何断案,你是糊涂了?历代科举舞弊这类的案宗,全都封在翰林院内,怎可能在刑部,你找裴潺,他能不看你笑话?”

晏长陵:……

晏长陵眉心当下跳上了,夫人说得没错,那寡相脸,真不是个好东西。

感谢了一声皇帝,又拿走了他的令牌,跑了一趟翰林院找陆隐见,身份地位高,人脉广,办起事来一路通畅,怕小娘子久等,本打算递个信让她先回晏家,那头素商前一步带了话过来,“少夫人去了太后娘娘那请安,世子爷走的时候提前知会一声便是。”

倒也不急了,晏长陵慢慢地看起了卷宗。

天和年间科举的管制并不成熟,屡次出现舞弊的现象,不仅是梁家,所存的舞弊卷宗,几乎都发生在当时。

是以,先帝从那之后,便将科举划到了礼部,一场大改革,方才止住了考场上的凌乱风气。

而奇怪的是,当年参与审理梁钟此案的人,一个都不在了。

吏部老尚书,五年前因贪墨,被刑部查办。

负责科考的几位主考官,因不同的原因,均入了牢狱……

宫中快要下钥了,晏长陵才出来,匆匆去往太后娘娘宫殿,接白明霁。

与殿门前的宫娥通传后,很快便见白明霁走了出来。

素商跟在她身后,怀里抱了一堆的东西。

都是太后娘娘赏赐的。

最为显眼的一样,便是一尊送子观音。

太后娘娘也不知道最近怎么着,对小孩子也有了执着,今日见到白明霁,劝起了她,“哀家死了男人,这辈子是生不出儿子了,就指望你了,这女人啊一到了年纪,还是得要一个肉团子放在身边打发一下日子,不然太空虚,一人闲下来,便容易犯错……”

白明霁纳闷,问她,“娘娘贵为太后,能犯什么错。”

太后娘娘抬手揉了揉太阳穴,“旁人便罢了,你就别给我扣高帽子了,若早知道这高位上的枯燥,哀家还不如过着乡野里的自由日子……”

白明霁当她是月事要来了,心绪不宁,嘱咐她道:“娘娘千万要保重身子,若有哪里不舒服,一定要传召太医。”

太后觉得自己精力旺盛,不以为然,“哀家身子好得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