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hshuwu.com

第895章(1 / 2)

加入书签

刘协并不觉得张昭能胜任司空长史,但他没有否决。这是君臣之间的分寸,周忠提议,只要不过分,他就不会否决。最后成绩出来,周忠自然清楚该怎么做。

他心里有比张昭更合适的司空长史人选,但他没有说。

“虞祭酒这两天在忙什么?有几天没看到他了。”

“在和工学堂的几个匠师在研究投石机。”

“投石机?”

“他上次去看了一下投石机,说是太简陋,有很大的优化余地,便主动揽下了这件事。这两天正在试验,好像是算出来的结果和实际结果有些误差,现在还找不到原因。”

刘协眼神微闪,心中有些说不出的诡异。

果然战争才是科学技术的第一推动力吗?

“没几个月就要太学论讲了,他不准备参加吗?”

诸葛亮忍着笑。“他说和那些人没什么好说的。”

“你也这么觉得?”

“臣可没虞君那么自信。”诸葛亮连连摇头。“臣的悟性不够,举一反三已经不易了,举一反十,只有那样的奇才才可以。”

“是你的心思不在那方面。”刘协直接点破了诸葛亮的谦虚。

只论智商,诸葛亮不弱于虞翻,甚至可以说不弱于这个时代任何人。他的问题是完美主义,不管什么事,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到极致。

实际上,他这种性格最适合做学问,或者技术,唯独不合适从政。

完美主义者从政做不了一把手,否则只会把自己累死。

但问题是,诸葛亮最大的兴趣就是从政。

这是儒家士大夫的担当,学而优则仕,达则兼济天下嘛。

所以刘协在培养诸葛亮的同时,还要物色诸葛亮的继任者。不出意外的话,诸葛亮肯定会死在他前面,不可能陪他走到最后。

只是他一时半会还找不到这样的人。

姜维肯定是不行的。

好在这事也不用急,再等上二十年都没问题。

“陛下过奖了,臣不敢当。臣说的是真心话,他的悟性的确非常人能及。恕臣引喻不当,或许只有陛下能与能比肩。”

诸葛亮顿了顿,又道:“这不是臣一个人的想法,其他人也都这么想。”

刘协很无奈。“我只是一个普通人,也会犯错,也有力所不能及的时候,你们不要逼我做圣人。说的多了,当了真,非国家之福。”

知己者明

知人者智,知己者明。

刘协两世为人,多少有点自知之明。他不是圣人,只是一个开挂的穿越者。如果没有两千年的历史积累,他连被后人当作傀儡的刘协本尊都不如。

刘协本尊能将一个垂死的王朝支撑二十多年,他却在一个屁大的单位里都混不出头。

除去外挂的加成,他唯一的优势就是清醒,知道自己是颗什么葱,没必要非和这个时代的翘楚争锋,以免自取其辱。

比如和他们论经学,自己十有八九是要被吊打的。

好在经学除了吹水,实际上没什么卵用,是否精通经学对实现王道也没有实质性的影响。

为人民服务才是王道。

这是真正的降维打击。

“有位高人说过,最可怕的是两种人:一是有信仰的读书人,一是拿起武器的农民。如何将这两种力量变成有益的力量,而不是破坏的力量,是我唯一的目标。”

刘协站起身,向外走去,站在廊下,看着远处的山峦,缓缓摇头。

“做圣人,我没兴趣。”他伸手一指覆盖着白雪的山顶。“高处不胜寒,无敌太寂寞。”

诸葛亮跟了过来,顺着刘协的手往远处看了一眼,若有所思。

君臣两人站了片刻,享受着难得的安静。

过了一会儿,刘协转头看着诸葛亮。“印坊筹备得如何了?”

诸葛亮回过神来。“印坊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字模正在加紧刻制,但主笔人选的确定却有些麻烦。”

刘协目光一闪。“孔文举不肯?”

论讲在即,他打算将每天论讲的内容出一期纪要,及时公布,所以特地从河东书坊特地调来了匠师和管理人员,准备在长安建议一个印坊。

为了快速印刷,他还花了不少力气,决定使用活字印刷。

孔融是他中意的主笔,既有文采,又会骂人,简直是最合适的新闻评论员。

前两天派人去请,本来以为孔融会欣然答应,没想到孔融居然拒绝了。

诸葛亮笑了笑。“他说论讲的人都在现场,只要做好记录,以后结集即可,毋须立刻印行。如今各地贤良陆续进京,财赋紧张,还是能省则省为好。”

刘协哑然失笑。“你信么?”

“不信。”

刘协摇摇头。“给他机会,他不敢接,算了。还有其他人选吗?”

诸葛亮难得的迟疑了片刻。“有倒是有,只是未必堪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